我们很容易分辨出街头的日本男人。除了姿态、表情总带有那种日本味道,通常他们的穿着也和中国男人有点不一样。
好像更时尚一点。
当然,中国也有很多“时尚达人”。但是,日本男人的时尚度好像更“下沉”一点,明明不是多懂时尚的人,看起来穿得也挺不错。
所以,这应该不是一两个人的个人品味的问题。而是日本的服装业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可以让普通人轻松买到时尚。服装业能够发展成参天大树,离不开支撑它的文化土壤。而日本男装的时尚文化,其实是来自二战以后对美国文化的向往。
今天我们看到的日本休闲服装的主流风格一般统称为AMEGAJI,读作“阿美咔叽”,就是American Casual的意思。“阿美咔叽”包含了数种风格,都与美国的生活方式相呼应。比如以MA-1军装夹克为代表的美式军装风格、以牛仔裤为代表的劳动者风格、以夏威夷衬衫为代表的美国西海岸冲浪者风格等等。这其中在日本最早开始流行,最早掀起了日本男人“爱打扮”风气的,就是ANETORA风格。
AMETORA是一个日语生造词,是American Traditional的简缩语,即“美国传统风格”。其实,这并非纯正的美国货,而是一种“日系美式”风格,是战后日本人模仿美国的着装风格而诞生的。
AMETORA(读作“阿美拓拉”) 又称作“常春藤风格”,它脱胎于美国东海岸上流阶层大学生的休闲穿着,既有传统的保守,又富有青春气息。这种风格引入日本以后形成了空前的影响力,几经岁月沉浮,始终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中译本名叫《原宿牛仔》,它的原名就叫做《AMETORA》。这是一位美国作者对日本流行服饰(男装)发展的源流的研究。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战败的阴影逐渐散去,人们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美国文化的深入,普通日本人开始接触到美国中产阶级生活中追求物质享受的一面,这对刚刚富裕起来的人们来说无疑是有巨大的诱惑力。爱美的女士们开始穿洋装,学习西方最时髦的装扮。但男性的服装市场依然是一片沉寂,因为在日本,“男人就不应该打扮”的观念根深蒂固。上班的人都得穿西装,学生只能穿校服,不这么穿就是“不正经”“小流氓”。
“妇人画报社”是一家专做女装杂志的出版社。而此时,编辑们认为,应该有一本为日本男士讲解流行服饰的杂志。但是,当时的日本,“会穿衣”的男士真是屈指可数,谁能担当起这个“时尚教父”的重任呢?编辑能想到了服装业界的贵公子石津谦介。
石津谦介出生富商家庭,从小喜欢打扮。他没有继承家庭事业,而是自己开设了服装公司。他凭借外语和社交能力采购到美国产的布料和辅料,生产优质服装,卖给新富阶层。但是,石津谦介让想更上一层楼,让人数更多的“新中产阶级”也能老购买他的服装。为此,首先要打破人们“男人只能穿西装,西装只能是定制的才上档次”的固定观念,让他们接受购买成衣,还要告诉他们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服装。
石津谦介很乐意与杂志合作。对他来说,杂志不仅是他向大家介绍服饰文化的工具,更是推荐自家产品的窗口。这本杂志名叫《男人的服饰》,后来改名为《Men’s Club》。
石津谦介最想向大家介绍的服装风格就是“常春藤联盟风格”。其实。石津谦介本人对“常春藤”也是一知半解,仅仅是以前听美国友人提起过。尽管只是惊鸿一瞥,却让他对这种美国精英大学生的服装风格心向往之。
1959年,石津谦介终于有机会来造访普林斯顿大学,看到了充满历史感的哥特风校园建筑和在校园里匆匆而过的大学生们。他们通常穿着纽扣领衬衫和卡其长裤,这些款式简单的服装通常由棉、毛等天然材料制成,经久耐穿。
与时髦的日本青年最为不同的是,美国的顶尖大学生还常常将衣服穿到破损,这非但不显得寒酸,反而有一种潇洒。这种低调和满不在乎的感觉,正恰恰是精英学生在炫耀其优越感。这种朴素面貌下的华丽感,是出生富裕家庭的石津谦介十分能够感同身受的。
回国后,石津谦介就指挥他的服装品牌VAN开始生产“常春藤”风格服装,而他在普林斯顿拍摄的美国大学生生活照也登上了《Men’s Club》的封面,为“常春藤”风格树立了令人向往的印象。
石津谦介的儿子石津祥介也加入了《Men’s Club》编辑部。在这里,祥介结识了两位年龄相仿的同僚、“常春藤”重度爱好者的黑须敏之和穗积和夫。黑须后来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常春藤”专家,穗积则创作了“常春藤男孩”这个插画形象,在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VAN和《Men’s Club》成了密切合作的关系。一方面,VAN需要通过《Men’s Club》的影响力帮它推广“常春藤风格”,另一方面,《Men’s Club》也需要VAN为它提供每月最流行的心内容。这种令双方都很愉快的利益捆绑,极大地促进了工作成效。
VAN很快成了当时青少年追捧的品牌。到了1964年,年轻人开始流行穿着全套“常春藤”在大街上晃悠。买不起VAN的衣服的年轻人,就干脆拿着贴上VAN品牌贴纸的袋子上街。东京银座的御幸大道附近,成了这群时尚爱好者聚集的圣地,他们也被成为“御幸族”。在日语里头,称“某某族”是有贬义,意思是你们不是正常人。在成年人眼里,这种装扮纯属“奇装异服”,这帮年轻人游手好闲,爱打扮,简直是没救了。VAN自然也成了众矢之的。
石津祥介非常担心整洁的“常春藤”风格会因这些事件被人认为是一种不入流的亚文化,这明明是美国精英大学生的STYLE呀。于是,他策划了一个疯狂的计划:去真正的常春藤联盟,拍一部关于那些大学生的影片。
这时是1965年,日本还没那么发达。这群人号称日本最时髦的时尚从业者,其实都没怎么出过国。他们关于美国服装的认识都来自非常有限的线索和自己的想象。
他们根本没想到,来到了哈佛,但看见的竟然都是穿着短裤和夹脚拖鞋的大学生。在令人崩溃的绝望中,他们又拜访了几座知名大学,最后勉强完成了资料收集。
比起美国学生的服装,给他们留下更深印象的却是美国大学里的古老建筑。原本以为美国是个充满高科技的未来之国,没想到美国人竟对(并不)古老的传统十分敬畏,令日本人十分意外。
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日本高速建设的时候,作为新时代的象征,开发商热衷于兴建现代建筑,根本没有保留文化的概念。最让人心痛的事件是,1968年东京拆掉了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旧帝国饭店,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的新馆。而这旧馆是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赖特后来被美国建筑学会评为“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师”,在世界建筑史上有极高的地位。赖特在日本最优秀的作品旧帝国饭店,就这样被意气风发的日本人轻易拆掉了。此事是日本高速发展时期交出的一笔昂贵学费。
这群日本最时髦的年轻人注意到了自己的国家与真正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显然,这差距并不只是在物质的富裕上。而正如石津谦介常常教育年轻人的那样,他们所追逐的“常春藤”风格,其真正的魅力也不只是时髦,而是在时尚的最先端里体现出的对传统的尊重。
回到日本以后,团队把收集到的素材剪成一部短片,起名叫《Take Ivy》,而拍摄的照片也编辑成一部同名影集,由《Men’s Club》的出版社发行。当然,《Men’s Club》也推出了寻访“常春藤”的特辑。
《Take Ivy》摄影集本身并没有热卖,但看过这里面照片的人都能看到“常春藤”风格的魅力:整洁得体,又自由随意,充满青春气息,而且绝对是好学生的装束。这成为VAN宣传的绝好手段。日本社会对VAN的印象迅速好转,当年年底,VAN的销售盛况空前。
话说时尚就如潮水一样有涨有退。到了1978年,红极一时的VAN也迎来了破产的命运。不过,时尚爱好者都会记得他们最初的品位是VAN教给他们的,它是所有日本流行时尚的老师。
现在日本流行服装的大厂BEAMS、SHIPS、UNITED ARROWS的创始人都有VAN的血统,就连优衣库也是。柳井正的父亲山口县经营的“小郡商事”,就是VAN在当地的代理店。
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到了2008年,美国人开始追逐起他们失落的传统服装文化——穿T恤穿太久了,终于觉得西装才更有魅力。这时,Made in Japan的《Take Ivy》摄影集进入了美国时尚人士的视野。六十年代大学生的穿着打扮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唯一的参考资料就是这本《Take Ivy》。美国人发现,日本的“METORA”美式服装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美国,如今的哈佛大学生想打扮得更吸引人,就需要通过《Take Ivy》来学习 “常春藤”风格了。
到了今天,《Take Ivy》已经不只是一本时尚街拍,更是那个时代的时间胶囊。它不仅记录了美国的good old day,更记录了日本时尚史的路标。
今年是《Men’s Club》创刊65周年。他们特意做了一个U.S.A特辑,回到美国去寻找当代日本时尚的原点。
石津谦介之子、也曾担任过《Men’s Club》编辑的石津祥介接受了采访,再次讲述了那段大家都已经很熟悉的历史。
如今的日本已经是世界上最会打扮的国家之一。现在的日本人享受着时尚乐趣的同事,是否会想起那些在蒙昧时代探索的人们呢?
那些年轻人做的事情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认为“伤风败俗”“不正经”。但他们不甘心被陈腐的教条捆绑,向往更美好更自由的生活。为此,他们孜孜不倦地去接近他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最后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这本书写的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时尚话题,读起来很愉快。作者W.大卫·马克斯身为美国人,却对日本的时尚持续投入关注,花了六年写出了这本书。书后附的参考文献就有14页,令人感动。
对日本时尚感兴趣的人,对市场营销感兴趣的人,对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人,甚至对日美曲折关系感兴趣的人,都能从中得到阅读的乐趣。这里不仅有日本战后时装发展的历程,更反映了日本战后社会发展的历程。
我个人来说,除了不喜欢编辑起的中文名字以外,这本书属于相当对胃口。如果书中的插图是彩色的话就更好了。为了弥补这个缺点,上文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彩图,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