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南昌打造 针织服装产业高地

   2024-01-10 南昌晚报850
导读

近日,我市出台《南昌市轻工纺织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推进

 

近日,我市出台《南昌市轻工纺织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推进轻工纺织产业链转型升级,提高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推动全市轻工纺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洪观新闻·南昌晚报记者 吴跃强

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消费需求

我市提出,轻工纺织产业链以满足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质量提升,聚焦织布、印染、品牌建设等纺织产业链核心环节,丰富纸制品、家具、文具、日化用品、烟花等多轻工产品多元化供给,持续拓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不断提升消费供给能力。

我市打造针纺产业集群。以青山湖区为主阵地,带动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安义县协同发展,加快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重塑,推动纺纱、织布、染整、印花、成衣加工全链条提升。聚焦“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消费需求,完善提升创意设计、时尚会展、电子商务、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产业配套体系,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和配套中小企业垂直整合、兼并收购、产能对接、联合攻关,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针织服装产业高地。

我市提出,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到2026年,力争规上企业突破500家,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到2026年青山湖针织服装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力争突破400亿元,安义纺纱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力争突破70亿元。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到2026年力争新增智能制造标杆企业6个以上,完成20条以上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不断壮大优强企业,到2026年,力争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4家,5亿元以上6家,3亿元以上企业10家。

推广个性化定制和网络营销模式

主攻方向方面,针纺产业链在针织服装领域,按照“内衣外衣化、品质高端化、生产智能化、接单大牌化”的发展方向,融入文化创意元素,推进T恤衫、衬衫、童装、夹克衫等特色产业时尚化、高端化、品质化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品牌投入力度,培育一批自主服装品牌,鼓励企业引进、并购国际知名品牌,加快提升针织服装附加值,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

在纺织印染领域,着力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家纺面料、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发展新型纺纱、织布及非织布工艺技术。重点应用新型纺织装备,智能检测装备,自动化印染连续生产线和染化料自动配液输送系统,围绕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开展纺织加工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

在创意设计领域,依托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江西流量经济产业园等平台载体作用,聚集一批优秀设计师、优秀打版师和创业大学生,引进一批中高端品牌,培育提升一批知名服装品牌,孵化一批原创品牌;推广个性化定制和网络营销模式,鼓励终端品牌企业引导消费需求,提供消费体验及个性化服务,实现个性化定制与批量化生产的有机融合,引导企业由产品为中心的传统制造模式向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

纸品制造产业链方面,利用我市现有造纸产业基础,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定位骨干企业发展方向,建立完善污水处理、原料供应、延伸产品开发、市场建设、运输服务等相关配套功能,推进产业特色化、差别化发展,重点发展轻涂纸、轻型纸、胶版纸、黄色防粘原纸、铜板卡等,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全面提高造纸工业生产效率和制造水平。

打造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

我市将聚力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依托产业链链长制现有体系架构,对原有的现代针纺产业链全景图、区域分布图、延链补链项目清单等进行修改完善,精准分析产业链现状,梳理企业上下游关系,确定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提高产业链建设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废纸回收利用水平和集约化加工能力,稳定造纸行业原料供应。强化纺织服装产业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打造包含纺纱、织造、印染、服装服饰等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

引育优强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支持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加生产梭织服装品种。与国内外知名服装制造企业,广泛开展对接合作,支持中高端品牌收购,力争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落户我市,增强品牌运营和设计制造能力,丰富我市纺织服装产品品种。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梭织服装生产项目。

加快数字化赋能,大力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纱、服装装备的应用,支持企业应用智能吊挂系统、柔性整烫系统、精密数码络筒机、自动染色、数码喷墨印花、纱线在线监测等装备,打造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支持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互动式的柔性设计解决方案,提升产业柔性化、智能化水平。

引进服装设计师

(设计团队)

加大品牌建设

我市提出,提升产业链创新力。鼓励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高水平学科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依托大中专院校重点人才工程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平台载体,引育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人才。发挥“揭榜挂帅”机制作用,精准招引紧缺型人才,带动实施高水平创新项目。

推进品牌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引进一批服装设计师(设计团队),通过注册新品牌或品牌授权等方式开展品牌经营,推进产品个性化、时尚化、多样化、品质化发展。鼓励具有潜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依托其良好的出口加工经验和设计能力,通过注册新品牌或品牌嫁接等方式,培育新增一批自主原创品牌。

加强人才保障方面,加强与市内外各类院校联系,吸引应届毕业生来昌留昌创业就业。依托南昌大学、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与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加大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技工人才队伍。建立专家咨询智库,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咨询等支撑。

鼓励金融机构对轻工纺织装优质企业在信用评级、贷款准入、贷款授信和利率优惠等方面予以支持,充分发挥“财园信贷通”贷款风险代偿保证金的杠杆作用。支持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缓解针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1359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