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芒市纺织服装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正当时

   2024-05-29 云南网-德宏团结报130
导读

云南业勤服饰有限公司入驻芒市产业园区,成为落户芒市的第一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该企业由江苏业勤服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生产

云南业勤服饰有限公司入驻芒市产业园区,成为落户芒市的第一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该企业由江苏业勤服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和欧美。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东方国际、江苏恒田、中山川行等12家企业相继入驻芒市,芒市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2023年,芒市产业园区纺织服装产业交出了可喜的成绩单:实现工业总产值1.2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0.30亿元,营业收入1.23亿元,税收0.09亿元。

顺势而起,产业转移展新篇

芒市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节点,区位优势和水电气、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优势突出,服装产业投资前景广阔。

早在2018年,芒市就把服装和消费品制造产业作为“七大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全市上下一心“筑巢引凤”,在芒市产业园区建设了第一期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园区大道、园区投资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并主动到江苏、浙江等省考察、招商,承接东部服装产业转移,对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实行项目问题清单制、问题交办制、问题解决承诺制、台账管理制、问题清零制和项目通报制,即“一单五制”工作制度。

经过几年的不断建设,芒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招商、服务政策也更加成熟。到2023年底,芒市产业园区已建成一、二、三期标准化厂房291196.57平方米,园区内道路20公里及配套设施、污水处理厂、屋顶光伏发电设施等,并探索出“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做好项目落地的全程跟踪服务,推动项目早日落地、投产、达效。

贴心服务,企业发展有保障

芒市本着以服务企业为中心的原则,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围绕招商工作链条,创新推出环环相扣的“保姆式服务”,打通了项目落地、投产、达效的“绿色通道”。

2018年底,市政府为业勤服饰建立的定制厂房因多种原因暂时无法按期交付使用。为及时解决问题,市政府第一时间调整了一个闲置厂房供业勤服饰用于过渡生产;2020年至2022年,针对园区业勤服饰、慧怡织造、恒田服饰几家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招工难题,市政府策划开展了“带岗直播”“百日行动”系列招聘会等活动,不遗余力地缓解企业招工难题;2024年2月,针对德宏川行服饰有限公司入驻后面临的职工住宿难题,园区第一时间协调了配套的职工住宿用房,解决了该企业首批工人的住宿问题,使企业顺利投产。

企业从考察到入园再到生产运营享受到了“VIP”般的体验感,让企业更加有信心在芒市投资兴业,逐渐形成了芒市纺织服装产业的“磁吸效应”。

集群发展,产业效应渐凸显

2024年2月,芒市聘任招商大使,深入推进“以商招商”,云南业勤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国新被聘为芒市第一批“招商大使”。之后,他把无锡恒田、江苏晟泰、常熟龙达飞等纺织服装同行介绍到芒市来建厂投资兴业,进一步壮大了芒市的纺织服装产业。

目前,芒市已投资落地的12家纺织服装企业均集中在芒市产业园区,包含了成衣、袜子、内裤等下游产业,年生产能力达2.3亿件。园区内的各纺织服装企业不仅在接单、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分工协同,还与落地我州其他各县(市)的20余家服装企业在蚕丝、纱锭、面料、纺纱、印染等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互补,为我州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德宏制造”基地,全面加快沿边产业园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芒市进一步建立了产业园区准入和退出机制、“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优惠机制等更加成熟的生产服务保障体系,为进一步完善纺织服装产业互动交易体系和联供联销机制,建立区域创新系统,提升区域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讯员 石喃喃)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1433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