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我国长丝织造产业当下发展势头正好。
近年来,我国长丝织造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著,绿色发展理念走深走实,发展内生动力不断积聚,正在稳步发展壮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表示,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我国化纤长丝织物的强大生产能力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在国际市场也具有显著的竞争力,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种类多样化以及对全球市场趋势的引领上。
机遇与挑战并存
“实际上,消费主体多元化、消费目的多样化、消费潮流多亮点已经成为国内外消费新趋势。华珊认为,纺织行业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七项行动为指南,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基本面稳、创新能力强、全球化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抗风险韧性,国内外市场平稳恢复,产销形势回升向好,发展预期有所改善,但向好基础仍待巩固。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华珊介绍,2024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生产形势稳中有升,企业效益水平持续改善,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均实现恢复性增长。
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内市场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及持续升级的市场需求,将继续支撑行业发展;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需要多样化的产品供给;新消费趋势和消费特点需要供给侧精准匹配;我国纺织纤维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在国际市场方面,全球经济将在高通胀和频繁动荡的情况下低速复苏,全球纤维消费增速也将持续放缓;国际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格局不断调整;欧美近地化、友岸化采购倾向日渐明显。
实际上,消费主体多元化、消费目的多样化、消费潮流多亮点已经成为国内外消费新趋势。华珊认为,纺织行业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七项行动(推动行业进步的纺织科技创新、突出文化引领的纺织时尚升级、践行纺织绿色制造和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协调联动的纺织区域融通发展、推进双循环的国际化供应链提升、促进数字经济与纺织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撑现代化发展的纺织人力资源建设)为指南,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其中,纺织新质生产力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应重点培育科技新质生产力、文化新质生产力和绿色新质生产力。“纺织行业创新需要关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华珊说。
教育部高性能纤维及制品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华平分析,目前,我国纺织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高性能纤维进入技术与产业、应用与市场协同发展阶段;二是通用纤维发展产能承压加剧、市场波动加大;三是生物基合成纤维技术迭代加快,受到资本与品牌关注;四是循环再利用纤维发展进入专业化分化期;五是前沿纤维产业孵化进程加快;六是功能纤维平稳发展,进入突破“瓶颈”期;七是应用发展切入新赛道;八是军民两用不可或缺中创新发展。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付少海认为,随着纺织应用空间的不断拓展,今后新型纺织产业将朝着“纺织+学科”的方向呈多元化发展,更加功能化、智能化、舒适化、绿色化。因此,聚酯着色应加强聚酯纤维原液着色技术、零废水排放染色技术,短流程染色技术、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的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