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青秀山上欢度广西“三月三”的各族儿女。 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 摄
壮族“三层楼”、京族“奥黛”、苗族“百鸟衣”……八桂大地,从春夏到秋冬,从城市到乡村,从北部湾到桂北山区,随处可见的设计精美、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正在成为现代服装时尚潮流里的一道风景线。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历史悠久。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馆员梁汉昌表示,广西少数民族服饰除了在特定的节日里穿戴以外,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折射出人们的审美观念正在改变,文化自信不断提升。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高,广西民族服饰也在文化交流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民族服饰走进日常生活
2024年广西“三月三”期间,八桂大地处处是秀场,男女老少穿上民族服饰共庆节日,氛围感浓郁。
在今年广西“三月三”来临前,本地的民族服装店迎来销售热潮。为了赶制民族风服装,有商家称“缝纫机都要踩冒烟了”。“小朋友们穿上各民族服饰,个个兴高采烈。很多家长也参与进来,民族盛装成为传统节日的标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幼儿园园长兰志娟说,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就是各民族服饰的秀场。
事实上,在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越来越多地走进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在衣柜里,我把民族服饰分两类,一类是比较华丽的、传统的,在节日里穿,仪式感很强。另一类是有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的服装或饰品,很别致,常年穿戴。”居住在南宁市青秀区的马小英说,身边的朋友通常都有2至4套(件)少数民族服装。
据广西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有广西摄影博主将民族元素融入短视频创作中,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壮族、侗族、瑶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服饰的变装短视频,仅在抖音平台就获得了5800万的播放量。“游客或博主上传到互联网的旅拍作品、短视频,成为宣传广西文化和旅游的新窗口,吸引越来越多的区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很好地助推了广西文旅产业发展。”这位工作人员说。
让传统服饰对接市场
5月18日,在广西忻城县壮锦技艺传承发展基地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忻城壮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梁恒源介绍,这些订制款的壮锦产品都是一针一线手工缝制,需要提前几个月订制。
忻城是壮锦的发源地,历史上,壮锦曾作为皇室贡品。梁恒源介绍,手工织造的壮锦产量极低,一个熟练的女工一天只能织一尺左右,而要做一幅被面,则需要至少六尺壮锦。算上人工费和材料费,一幅被面的成本在四五百元以上。由于价格和生产时间的局限,传统壮锦生产已经不足以满足大众化的需求。
“壮锦要传承,必须创新、走市场。”梁恒源说,为了让壮锦焕发新貌,他前往江苏南京、海南学习先进的织染技艺,研发出让蚕丝不褪色的染色技术。同时,他将现代流行元素和传统壮锦相结合,衍生出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复古型、珍藏型、旅游型等新款式,包括围巾、披巾、包包、腰带、短褂等搭配服饰产品。“壮锦不应该只陈列在博物馆,还应该走入平常百姓的生活。”梁恒源说。
在当地政府和梁恒源的努力下,如今,忻城壮锦销往东盟和欧美,带动了当地100多位绣娘和织娘就业。
地处桂西北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被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广西南宁桂衣民族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总工艺师郑文银是从隆林深山里走出来的汉族姑娘,她创办民族服装公司,带动了近200名各族同胞就业。“我们注重传统美与现代美的结合,致力于发展完善传统民族服饰的裁剪缝制技艺,用传统服饰的造型、色彩、图案以及工艺元素来制作时尚创意的款式。”郑文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