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推陈出新岭南衣 多元文化融一身

   2024-09-24 广州日报3360
导读

广东人不仅爱吃,也爱美。千百年来,广府人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融入服饰文化中:为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岭南

 

广东人不仅爱吃,也爱美。千百年来,广府人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融入服饰文化中:为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岭南服饰自古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自然、简单。秦汉以来,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又融入了多元文化的精髓。特别是近代以来,经济的发展及对外开放的眼界让广府服饰走在了服饰变革的前沿。

清末蓝缎地广绣花蝶纹对襟汉式氅衣

清末红缎地广绣金线绣花卉纹对襟汉式氅衣

汉越融合

汉服与越人服饰交融

越人梳椎髻 穿“贯头式”衣服

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展厅内,志愿者讲解员李思拓身着汉代宫廷舞女服饰,深衣交领,束腰长裙,显得既庄重又婀娜。更引人注目的是她梳的发型——南越特色的螺髻,优雅而别致。她复刻馆藏文物“圆雕玉舞人”装扮,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将我们带回那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

南越王墓讲解员复刻馆藏文物“圆雕玉舞人”装扮。

岭南地区的气候终年温暖湿热,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与众不同的服饰文化。早在史前时期,岭南先民便展现出惊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石拍工具长时间拍打树皮纤维,制作出别具一格的“树皮布”,适宜在温暖潮湿的岭南穿着。这种独特的服饰材料,与同一时期黄河、长江流域的服饰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海南黎族树皮衣(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图)

50万秦军南下初到岭南时,他们所见的越人形象充满了原始而自然的气息:越人赤脚,常披散着头发或将头发梳成椎髻束于头顶,面部、身上、臂膀、大腿上文有图案,身着“贯头式”衣服——一种将布剪个洞、从头套入的简易服装。

人操蛇鎏金铜托座 南越王博物院图

最早风雨衣 追溯至南越国

秦汉时期,中原人移驻岭南,带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1983年出土于广州南越王墓中的铜印花凸版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织物印花工具。别看它尺寸迷你,零件数量也仅有2个,印出的花纹却细致玲珑,可见,当时的先民已熟练掌握了版印技术。

“关于风雨衣的起源,人们往往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它源自英国某品牌。实际上,最早的风雨衣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南越国时期。”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孙恩乐告诉记者,早在南越国时期,岭南地区的人们就展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适应能力。面对潮湿多雨的气候,他们巧妙地利用植物油涂抹在织物上。南越王墓出土的黑油绢,质地轻薄、透气性好,可称上佳防雨衣料。

防水油布镶边大襟衫(岭南衣裳博物馆供图)

这种古老而实用的工艺一直传承至今。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屈汀南收藏的岭南服饰中有一件民国初年的深色大圆襟防雨大披,便是这种古老工艺的传承和延续。

南朝“老广” 爱上木拖鞋

刚刚落幕的春季广交会,穿着广东“省鞋”逛展的外商,又让“老广”的拖鞋火了一把。其实,穿拖鞋的传统可以追溯至南朝时期,当时的岭南先民已经有了穿木屐的习惯。

秦汉以来,中原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大量渗入越族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岭南原住民的衣、食、住、行,木屐即为其一。

在中原服饰习俗中,访友赴宴时通常只能穿履而不能穿屐,因为穿屐被视为仪容轻慢、没有教养的表现。但在南朝,这种观念被打破,文人士庶纷纷穿上了木屐,这种习俗也被移民带到了岭南地区,并在当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木屐在广府地区变得更加流行。

穿木屐不仅可以避暑纳凉,还能防湿去湿,因此特别受广府人青睐。木屐的式样繁多,如棕面木屐和棉布白身木屐,后者上面还绘有素色、彩漆的花纹或绣花纹样。若是从功能性出发,木屐还分为晴用和雨用。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详细描述了广东穿屐的式样和穿着方式,提到了婢女和士大夫都爱穿木屐,尤其是在浴后乘凉时。不同地区的木屐具有不同特色,如新会尚朱漆屐、东莞尚花绣屐,且都以轻便为贵。

成形

以汉服为主体的广府服饰形成

隋唐是广府服饰的转折时期,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北方移民带来中原服饰文化,一方面唐朝时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繁荣的对外贸易带来异国的礼俗与服饰,岭南服饰文化在碰撞、交融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禅宗思想深入人心,对广府人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广府服饰逐渐展现出实用、低调且平淡中见精华的特质。以汉服为主体的广府服饰体系逐渐形成起来。

袍衫短襦轻盈飘逸 花卉入织色彩丰富

唐代,广州男子穿袍衫、戴幞头,有时还会在幞头里加一条“巾子”作为装饰。女子的服饰更是万紫千红,官宦人家的妇女,上着短襦或衫,长裙腰上可至腋下,用绸带束扎,宽大的下摆拖在地上,正可谓“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有一位大食商人,在广州拜会官员时,透过官员的衣服看见对方胸口上的黑痣。商人十分诧异,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才明白,官员穿的是极其轻薄的中国丝绸,所以才能看得到黑痣。

“广府人以开放、兼容的心态接纳了蕃商的异域习俗,受其着装风格影响,甚至有人开始戴白巾、着白衣,以至于外地来的人难以分辨广府人红白喜事时的着装差异。”孙恩乐说。

唐代,广东的蚕桑生产已经达到五收,遍闻织棉布机杼之声。隋唐以前,广东出口海外的丝织品大多来自中原及巴蜀地区,至唐朝,广东本地纺织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市场,销往日本的“广东锦”大受欢迎。

唐代,广东的刺绣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广绣历史上最早被记载的人物——卢眉娘。她14岁便以精湛的刺绣技艺入宫,能在一尺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被唐顺宗李诵誉为“神姑”。广绣发展至明清时期名扬世界,西班牙人在广州定制的广绣大披肩(又称“马尼拉大披肩”)精美绝伦,远渡重洋,成为欧洲女性臂弯间最时髦的点缀。

此外,集翠裘作为岭南唐代最高工艺的鸟羽衣,其制作技艺令人赞叹。这件皮衣用百鸟羽皮精工缝制而成,巧夺天工,稀奇而华丽。《太平广记》中记载狄仁杰智夺集翠裘的故事,不仅展现了这件皮衣的珍贵程度,也反映了当时广府人对精湛工艺的追求和珍视。

丝织物是官僚贵族的享用品,广府平民百姓衣服则多用土布缝制,称为“卉服”。岭南人巧妙地利用当地丰富的草本植物纺布,用树皮或叶子织成芒布、红蕉布,用植物的花织成桐花布、琼枝布、婆罗布。

白居易诗曰:“战舰犹惊浪,戎车未息尘。红旗围卉服,紫绶裹文身”, 形容岭南人身着卉服战袍与红色战旗交相辉映;或将紫色的丝带系在腰上,裸露上身文身的装束,极富地域特色。

明清流行百褶裙 细褶多达上百个

明中叶以后,广东养蚕业已从唐宋时的每年五收发展到每年七收、八收,纺织业更是成为全国的中心之一。这一时期,广府服饰凭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广泛赞誉。

我们能从明代人绘制的《陈献章坐像》一窥当时广府士人的服饰风貌:这位岭南大儒所穿的直身款式民服,斜大襟、袖长过手、衣长至脚面,再配以腰间的丝带,整体造型与道袍颇为相似,既体现了广府服饰的实用与美观,又展现了士人阶层的儒雅与风度。

在明清两代南方各地妇女中流行的百褶裙,更是将广府服饰的工艺与创意发挥到了极致。这种裙子前面平展无褶,左右则打细褶,甚至多达上百个。位于广州东山的戴缙夫妇墓的周氏白棉布裙便近似这种百褶裙的款式。

此外,女子还流行穿“凤尾裙”和“月华裙”。“凤尾裙”形似凤尾,用多条绸缎逐条拼接而成,每条绸缎上都绣有花鸟图案,并在两边镶上金线,华丽高贵;“月华裙”则用料10幅,每折各1色,轻彩淡描,飘动时色如月华般清新。张爱玲曾在其名篇《更衣记》里写道:“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

直到晚清年间,广府汉家女子的装束还保持着明代遗风。在盛行于十三行时期的外销画画家的笔下,广府地区民间女子上衣基本款是大襟衫,长至膝盖,宽松舒适。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普通女子都爱穿,只是在材质和装饰上有所区别。富贵人家的小姐衣襟、袖口和领子都有滚边镶嵌刺绣,讲究“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以镶滚道数越多越为富丽,镶滚之外,还要绣上精致的花鸟图案,甚至镂出“福”“寿”字样,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夏季的服装面料则多以纱、绉、莨绸、大成蓝及土洋布等制成,轻盈透气。

广府香云纱 被誉“软黄金”

4月初,香云纱春夏秀在广州荣宝斋华丽上演。模特们身穿德国设计师凯瑟琳·冯·瑞星博(Kathrin von Rechenberg)设计的现代香云纱服饰,衣袂时而随风而动,时而自然垂立。二十多年前,凯瑟琳甫一接触香云纱,便对这种轻薄如蝉翼、光泽如珍珠的面料情有独钟。她感叹:“当你真正爱上香云纱,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中国文化。” 为了追寻这份热爱,她决定留在中国。

香云纱最初因其穿着走路时会“沙沙”作响,被称为“响云纱”,后来以谐音叫作“香云纱”。早在六百多年前,明代永乐年间,广东莨纱便已出口到国外,成为当时备受追捧的贸易珍品。

“荔熟蝉鸣云纱响,蔗浪蕉风莨绸爽”,香云纱触感爽滑、穿着凉快,且会随着时间慢慢褪去涂层,露出褐黄底色,因此穿洗越多越久,便越柔软值钱,有“软黄金”的美名。

民国时期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社会名流、文人雅士,都将香云纱视为“奢侈品”。一件香云纱制作的旗袍,是许多女性衣柜里必不可少的珍爱之物。彼时,以宋家三姐妹为首,著名作家张爱玲、“女中豪杰”史良等都对香云纱颇为喜爱。清末民初,香云纱创造了广东丝织工业史和丝绸贸易史上的辉煌历史,仅1922年,莨纱绸创汇约万两白银,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1478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