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山东如意集团”出镜率极高 接下来决定慢慢来

   2019-01-03 820
导读

谈起近几年时尚界的品牌并购,中国的山东如意集团绝对是个出镜率极高的名字。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它以超过40亿美元的投资先后

           谈起近几年时尚界的品牌并购,中国的“山东如意集团”绝对是个出镜率极高的名字。

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它以超过40亿美元的投资先后收购了旗下拥有Sandro,Maje 和Claudie Pierlot 等品牌的法国时尚集团SMCP、英国风衣品牌Aquascutum、包括面料制造品牌LYCRA莱卡在内的美国聚合物及纤维供应商Invista旗下的服饰和高级纺织品业务、高端男装集团Trinity Ltd.(利邦控股有限公司)以及瑞士奢侈品牌Bally的多数股权。

但近日,该集团表示,将在中短期内减缓接下来的收购速度。

其董事长邱亚夫公开称,如意集团将在接下来专注于整合现有品牌,未来也只考虑购买有利可图并且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品牌。“如意集团过去收购的很多品牌虽然传统品牌居多,且都享有较高的消费者认知度,但它们被收购的商业表现远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已经60岁的邱亚夫说道,“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些时间,比如说五年,来让这些品牌盈利。”

事实上,品牌并购一直在为如意的“成名”推波助澜。

它在1972年成立于山东济宁毛纺厂,最初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毛纺织产品制造商。但随后,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如意控股共发生了约11起并购案例,类别涉及上游原材料、制造企业以及品牌服饰,且多一国外品牌为主,以此迅速打开了集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2017年,如意集团在美国市场完成了进一步扩张,不仅敲定了在Forrest市开设工厂的计划,还创造出了多达800个工作岗位。

在今年1月,如意集团曾表决心,希望集团能够发展成为中国的“LVMH(Louis Vuitton、Fendi等奢侈品牌的母公司)“。

方向的转变带来的是一系列政策的调整。比如,如意集团在今年就与多个线上零售平台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成功使时尚集团SMCP旗下品牌在中国的在线销售增长了40 %至50 %。邱亚夫也希望这种增长同样能体现在旗下拥有英国高级定制服装品牌Gieves & Hawkes的香港上市公司Trinity上。他表示,Trinity在中国增加了在线销售后,利润也获得了显著提高,而接下来集团也将加大对Trinity的投资。截至目前,Trinity在大中华区和欧洲共有超过250家门店,旗下品牌分别为Gieves&Hawkes,英国服装品牌Kent&Curwen,总部位于巴黎的Cerruti 1881和授权品牌D'urban。

山东如意也把这些举措视为对LVMH的多品牌运营方法的学习和实践,这种方法允许集团利用旗下品牌的协同效应,但同时保持每个品牌的个性和市场份额。“我们也希望能达到与LVMH一样的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 邱亚夫补充道。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数据,处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消费者2018年在奢侈品购买上花费了共计约119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总额的三分之一,而预计到2024年,这一比例将达到40 %。

奢侈品公司,如Gucci的母公司Kering集团和LVMH,也都指望着越来越富裕的中国消费者在他们的业绩增长中贡献更大的份额。

如今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早已不仅仅围绕着品牌之间,还有日渐崛起的中国奢侈品集团。此前收购了法国高级时装品牌Lanvin的复星集团和收购了法国高级女装品牌Carven的上海之禾集团都是试图从时尚市场“分羹”的一员。

但如意面临的问题,这些后起于中国的时尚集团也同样存在,那就是如何用中国的时尚思维来运营好这些“外来户”。这并不容易,且不说起源于国外的时尚品牌本身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部分如Lanvin一样的品牌在被收购之前,本就已经负面缠身奄奄一息。

这也是如意想要喘口气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邱亚夫说道,他显然是不着急的,“我们希望在30、40或50年内,使如意成为中国如LVMH一样的集团就够了。”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ftx100.com/news/show-41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