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波及的七个行业
受疫情影响损失较重的行业主要有七个:
第一是电影行业。2019年春节期间国内电影票房59.05亿元,占全年的9.2%,2020年春节颗粒无收,影响了整个电影产业链。疫情结束时,小型院线有遭洗牌出局的危险,至于部分大型院线就要看房地产母公司的经营与负债情况。
第二是餐饮行业。餐饮行业高度依赖流水,现金储备有限;同时年夜饭退订,又导致大量食材囤积,再加上饭店信用资产不够不易获得银行贷款。但餐饮行业作为刚需,疫情后需求将迎来报复性反弹,酒店类餐厅由于人们对聚餐的担忧恢复速度可能会较慢。
第三是旅游文娱业。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旅游收入实现5139亿元,同比增长8.2%。若按8%的增速估计,2020年春节本应创造5550亿的旅游收入。疫情结束后,大型景区由于人们仍旧担忧人流密集,经济恢复也会变慢。
第四是服装零售业。受疫情影响,零售商面临库存积压,疫情过后,这批衣服也面临过季,低价甩卖亏损巨大,而压力也会逐渐往上游传递到服装生产及原料供应,工厂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会受影响。实体服装零售主要因为人流量急速下降遭受巨大打击,网络服装零售则因物流受限损失不小。
第五是房地产业。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周期延长,房企的高周转被打断,融资成本增加。
第六是汽车业。在当前车市大形势下,供给侧冲击对车市的总体影响有限,但车企盈利必将受影响。至于需求端,若一季度疫情结束,购车行为延后造成的损失还是可控得,全年新车销售仍有望与去年持平;但若疫情长时间持续,整体经济和消费力必将承压。
第七是金融服务业。企业延期复工、民众减少外出消费会导致一季度有效信贷需求下降。大批中小企业生死一线,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会受到冲击。未来政策再次宽松,这是确定的。从政策发力的方向来看,不太可能像2008年一样采用刺激政府投资和房地产的方式,政策方向会更倾向于中长期的发展,强调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五个行业在疫情期间逆势爆发
那么又有哪些行业获得了发展新契机呢。今天我们先拿这五个行业举例。
首先是医疗行业。此次疫情推动消费者形成互联网诊疗习惯,对远程医疗、医药电商发展利好,但盈利难题短期仍存在。长期看资本会进一步流向生物医疗行业,支持利用创新技术获得新药、疫苗和其他诊疗方法。
其次是在线教育。“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对在线教育的市场教育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段日子在线教育仿佛是神仙打架,巨头疯狂砸钱获客,小公司日子就很难过了。但疫情并不会像03年成就电商一样成就在线教育。想要改变用户习惯要主要看三点:技术是否够硬、质量是否够好、留存率是否够高。
第三是远程办公。远程办公作为疫情期的硬需求,推动了企业去反思自己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此次疫情之后,远程办公将继续纵向发展,但办公人群的办公惯性如何更加贴合远程、在线协同,就要靠长期耕耘了。
第四是电商平台。线下需求转到线上,使得电商和O2O平台获得大量新客和潜客。很明显,供应链和配送服务更完善的平台凸显竞争优势。疫情后有更多人保持线上购买习惯,要有好的供应链去对接增长的需求。
最后则是线上娱乐。多款游戏,像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用户规模和单日、单月流水大幅增长。对游戏行业短期是利好的,但只有具备长线运营能力的厂商,才能将利好转为长期业绩。此外,宅经济也为原本增长触顶的长、短视频平台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
受影响最严重的两类企业
我们再说说企业。
这次疫情,受影响最严重的企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重线下轻线上,一类是现金储备不足又高杠杆。对这部分企业来说,危机换个角度其实也是他们成长的机遇。对于重线下的企业来说,此时开始发力线上既是特殊时期的纾困之策,也是企业着眼未来,长远布局的必经之路。毕竟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是巨大的。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公司在数据、产品、技术等能力上积累深厚,零售企业若能与之合作,在智慧零售发力,则可以有效的实现转型。对于所有行业来说,疫情都是一只横空出世的”黑天鹅”。疫情的一面是危机,另一面就是行业格局变动的机遇。行业洗牌重整,是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契机。这段时间,企业创始人和管理者会有足够时间去反思企业业务与经营还有什么调整的空间。
比如在餐饮行业,各大餐饮巨头纷纷瞄准在线商城、外卖、团餐业务、直播带货来探索“场”的更多可能性。受大家讨论最多的西贝,通过企业微信1月份在线上添加了3万多名客户,现在全国200多家门店的客户经理依托企业微信群发、1对1交流、朋友圈推送,给客户提供外卖送餐服务和食材订购服务。疫情期间截至目前,西贝的线上营收占到了总营收的80%以上。
比如在服装零售业,服装品牌太平鸟在疫情发生后迅速搭建起线上营销团队。通过直播、限时秒杀群、社群营销、小程序商城等方式来打造数字化社交零售闭环从而触达消费者,在特殊时期实现了日均总零售额超800万,且这一数字还在攀升。
还有,原本是线下蹦迪的“十三姨”,在疫情面前积极转变思路,利用锁链直播间技术,用户可以在各地的云蹦迪现场自由跳转,同时还可以更换直播间,切换不同的风格,塑造了更为逼真和高互动的云蹦迪现场,真正实现了一边打碟一边蹦迪的场景。
再有就是现在热度很高的云健身、云发布会、云音乐节、云卖房等等,各品牌纷纷用“直播”来解锁服务的新形式。
在这里有一句很重要的点要提醒大家,虽然实体经济线上化趋势愈发明显,但转型不易。企业首先要能洞悉线上线下的需求差异,然后还要舍得投入成本去升级客户管理系统、去打磨升级产品。
企业应对与自救的四个建议、三个措施
那么企业在这场疫情面前,又该如何应对和自救呢?
因为疫情的原因,从1月23日以来,全国多地封城,工厂停工,中国的经济遭受突然的急刹车,各行各业的企业也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危机。为了应对这一突发的疫情,企业都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开启自救之路。
从经营角度来讲,建议企业要做好这几点:
(1)首先要保证稳定的现金流。在特殊时期,现金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是疫情之下企业存活下去关键。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严格进行公司现金流的盘查,摸清公司真实的现金流情况,同时做好财务预估,定制开源节流的财务计划,扎实确保公司的现金流生命线。尽快加强库存销售,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同时全面降低成本,要尽最大限度减少固定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
(2)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早复工开展生产。这第二件企业要做的就是尽早复工,开展生产。由于疫情的形势严峻,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尽早复工,投入生产也是许多人迫切希望看到的。
当然,能否开工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定,在保证安全、合规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做好各项安全准备措施以保证开工的顺利有序进行。
(3)在无法全面复工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开展新产品的研发与未来战略部署。企业可以提前做一些线上、远程的工作。比如提早展开新产品的研发、旧产品的改良、产品定价策略研究等,尽早地部署未来战略的方向,为疫情结束后将迎来的报复性经济增长做好准备。
(4)努力发掘新的营销渠道,开拓销售去库存。在疫情危机下,很多传统的销售渠道被封堵,所以发掘新的销售渠道是给企业提供的又一个挑战与机遇。生产无法转移到线上,就必须加强线上的销售能力,利用好远程办公,充分利用线上的交易平台等。
在这次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下,企业融资也会遇到更多阻力。2020年股权投资行业的整体现状:今年形势不容乐观,各方面都会缺钱。所以要严阵以待,做好自身硬实力。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受疫情影响,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最迫切的融资需求为以下三个方面:
(1)现金流吃紧,纾困、救急的贷款需求突出。大量小微企业因疫情停工停产,但仍然需要支付工资、租金等,收入少了,支出没有减少,所以需要应急救急贷款。
(2)小微企业复产复工以后,新增信贷需求旺盛。前一段受春节和疫情的影响,企业普遍停工停产,最近一些企业复工复产以后对外部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增加。
(3)一些企业短期内的偿还贷款能力下降,还款压力增加。贷款需要展期、延期,也增加了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
与危机赛跑就是与时间赛跑,对于企业所遭受的危机和相应的需求,可以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抱紧政府大腿。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央和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许多帮助中小企业克服疫情危机的举措,尽力扶持企业渡过困难时期,一些地方政府(如江苏省)已经开通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作为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好相关政策,紧跟政府,积极配合好政府提供的种种优惠政策。
(2)向老熟人寻求帮助。整个经济环境受到影响,创投行业在今年前大半年都是遇冷状态,企业融资进程异常缓慢。建议企业去找找前期已经为自己提供给早期融资的原投资人,或者通过原投资人去联系其他投资基金,这是相对比较靠谱的方法。
(3)与时间赛跑。如果是初创型企业或是暂时尚未获投的,建议尽快寻找专业领域对口、投资阶段对应的机构或者FA沟通合作,越快越好。市场遇冷,私募基金手中余粮不多,再加上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要求更为严格,如今可自由流动的资金是极其稀缺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想要此时得到融资,必须更快地、更主动的出手,积极对接专业对口的基金,同时积极对接一些FA也能更快地帮助企业进行融资。
三个行业未来发展机会巨大
同时,我们要从挑战中看到机遇,此次疫情也给一些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抛砖引玉的讲,这几个行业未来将有很大发展机会:
(1)医疗健康行业:本次疫情也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对于医药、医疗器械的发展也是给予厚望。核酸检测试剂盒、自动化体温测量等前沿的医疗诊断技术,在此次对抗疫情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另一方面,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健康管理等线上医疗服务平台也获得爆发性用户增长。
(2)在线服务行业:由在家办公催生出来的一批线上服务行业,包括线上教育、在线交易、公有云办公及网络娱乐等。
(3)自动化科技:这也是一直以来的创投圈热门领域,疫情期间各种自动化无人机配送、远程操控,都是近未来可以起到大作用的领域。这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
如何在企业管理中提升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想要自救,员工的高效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企业上下一心同心面对挑战,企业才能走的更远。
首先要把员工的个人安全应当放在首位。此次疫情的严重程度相信大家都有了然于心,企业要带头地做到有组织地严格防护,全员共同参与,保证个人安全健康。
其次企业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线下工作安全健康,线上工作敏捷高效。对于企业来说,除了线下办公保证安全健康,线上办公的工具、流程及规则等,都要保证敏捷高效。分解工作目标,细分工作任务,及时交付,及时沟通。
企业遭遇危机,也是强化企业文化,构建良好人机关系的契机。远程办公更需要各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及时沟通才能将工作高质高效地完成。企业也可借此次与员工共同面对挑战的契机,加强企业文化,营造员工间合作的融洽氛围。
同时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在家办公也是一个个人价值提升的好机会。相对于平常的忙忙碌碌,这次强行“被宅家”的机会也十分难得,这段时间有的人等待复工,有的人远程办公,但不争的事实是,大家都获得了远超平常休息时间的私人时间。而这段时间并非只是让你宅家躺床上刷手机,如果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日常的工作、重新规划个人的学习、每天多花一点时间去真正学习自己买过的网课,当疫情结束,走出家门,你会对你的未来有着更清晰的视野,你的个人价值也将获得提升。
2020年,市场将出现六大变化
疫情终会过去,那么解除疫情后的2020年,企业和个人的方向在哪?
从疫情爆发至今,我们都能看到,防控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但是,疫情结束的具体日期尚未可知。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疫情控制在一月份,主要影响的是消费,重点是餐饮、住宿、娱乐、旅游、交运等服务业;
如果控制在二月份,影响会扩大到生产,涉及到工业、建筑业、农业;
如果继续延伸到三月份以后,影响到的就是长期的生产力,比如企业合约的履行、员工工资的发放,现金流的储备,甚至导致部分企业关门破产。
所以此次疫情已经充分证明:一场重大传染病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打击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
疫情结束后,国内需求会逐步企稳回升,与此同时企业也会加快复工恢复生产,那么受疫情压制的消费需求在疫情结束后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带来行业景气边际改善。市场主线将由疫情主题重新回归到基本面。
经过这一场战役,2020年市场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个人预测:
一、医疗健康行业
医疗行业会重塑,同时也将面临深刻的变革。我们看到在2020开春的一场疫情面前,防控几乎需要全国医疗系统的支援,侧面说明医疗系统供给不足,缺乏韧性,还有待完善。那么下一步国家必然会增加对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提高公共医疗投入的占比。
同样,与之相关的药物研发、医疗器械相关行业都将受到影响。同时各种能够深入社区的项目,包括乡村,帮助社会进行网格化管理的项目也将应运而生。
二、加大疫情防控信贷支持,倡导银行向实体让利
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银行要发挥利润较多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用小成本办大事,把更多金融资源转向小微企业,向实体经济让利,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中长期来看,激发小微企业等微观主体的活力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无论对实体经济还是对银行都是有利的,最终将有助于银行利润长期可持续增长。
三、5G的部署速度将会加速
线上服务线下配送的模式,会催生网络基础设施、物流与供应链体系的大发展,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因此而改变。新零售概念也将被更多的线下卖场所接受。
同时以线上办公、远程医疗、网上问诊、线上教育等等为代表的线上服务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速发展。
四、物流系统的完善
与线上对应的是线下的物流配送,经过多年的电商发展,我们的中国邮政、菜鸟网联、京东物流、顺丰快递已经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我们看不见的面向生产领域的物流还有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对物联网的普及、使用与完善都会对工业界带来深刻的变革。
五、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
通过此次疫情,进一步显露了中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一些救助小微企业的政策,如降税减息,银行加大授信,消除短期债务、稀释长期债务,为中小企业续命,鼓励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收回失业员工等,在协调完善的基础上,有可能考虑转化成为长期性政策。
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与生活方式
在这次疫情期间,倒逼出一些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商业模式,如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科研、在线审批、在线开会。
过去兴师动众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现在在网上就可以简单、快速地完成,既提高效率,也节能减排,疫情后有可能会鼓励常态化,进而催生一批新生行业和业务的发展。
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危险与机遇并存。这只黑天鹅将彻底重构中国的商业、社会、政务体系。中国各行各业也将迎来一次结构性的重组,实现超常规的升级。
企业自身的免疫力:功在平时
疫情的冬天终会过去,美好的春天也一定会如约而至。那么,在这场战役后,企业又该如何用战略性的思维和眼光看待未来的发展呢?
首先,从企业的战略角度来说:
1、“现金为王”。一场疫情让很多的企业一个春节的时间甚至是一夜之间面临停工停产,更有甚者破产的境地,也深深明白了现金流的重要性。
根据清华、北大联合调研的结果中发现,中小企业正面临严重挑战:被调查的995家中小企业里,85.01%的企业现金流最多维持3个月,近70%的企业只能维持不到2个月,34%的企业最多维持1个月。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此企业要明白,不论在任何时候公司账面都应该留有半年的现金储备,这也应该是长寿企业的基本理念。
那么储备现金流应该怎么做呢?开源节流。
怎么节流?可以延缓一些应付款,与房东协商租金是否可以延缓等。节流就是尽可能的将能收的钱与对方协商收付。
2、企业及个人品牌的打造“迫在眉睫”。品牌的打造能够成为建立流量池、转化为私域流量,搭建社群、圈层,持续输出跟企业业务相关的内容,锁定并发展粉丝和会员、建立合伙人团队、代理渠道、终端客户基于品牌主动成交的立体商业模式!当然,品牌的力量,相信不用我过多论述了,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选择多样化的时代,品牌构建了用户与企业之间最强有力的纽带。
从企业经营方向角度来讲,我们看到一场疫情,重创了以线下模式为主的传统企业,同时也看到与传统的线下模式相比,线上的平台在面临突发事件中,有着更为灵活的服务模式。
那么接下来企业就需要在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的进程中加快速度,同时加大布局线上营销模式的速度。
当然,不管是线上营销的形式还是线下的传统生意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想要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紧跟当前形式,改变固有商业模式,在变化中寻找出路。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讲,要重视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管理流程。
一般来说,平时企业的运营效率、速度,未必会表现明显,但一遇到突发情况,企业的行动快不快?效率高不高?布局早不早?是否合理?这些都是在考验企业是否有一套完整完善的管理流程。
企业自身的免疫力,功在平时。当面临像疫情这样的突发情况时,员工是团结一心还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就看企业在平时有没有爱员工,视人为人。因此强调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同心,解决问题,突出重围 。
最后,就是从企业家自身的角度来讲,企业主应增强自身承担风险和预见风险的能力。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有强大的内心、意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言道:不管白猫黑猫,能活下来就是好猫。当然,除此之外领导者还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提前做好部署与规划。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是企业家要成为一位赋能型领导,具体怎么做呢?就是要多向员工倡导和阐述公司的使命及愿景,让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做有分内的事,意义的事,增强员工使命感、责任感,为员工创造一个勇于创新、可以复制成功经验的环境。这样的企业是可以长长久久走下去的。
个人自身的免疫力:投资自己
说了企业,下面我们也该说说个人创业者或者工作者,在这场疫情之下,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前面说了,在灾难面前,企业需要“自救”,那我们每一个个体,也更需要学会“自救”。
经济下行的2019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已经是压力重重、非常艰苦的一年,相继有京东裁员8%;滴滴裁员15%;ofo裁员50%;科大讯飞裁员30%;腾讯裁员10%;美团裁员50%,更有奔驰和奥迪裁员近2万人,而被寄予厚望的2020年,却因为一场突发的疫情,更是让经济雪上加霜,也让在困境中负重前行的企业多了一份阴霾。
我们刚刚说到的还是一些大家熟知的知名企业,还有一些可能我们不知道的企业也或多或少也做出了这样的决策,对于企业来说,或许是迫不得已为了大局,但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一旦失业接下来面临的可能就是生存的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有房贷车贷,那么威胁的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这样的压力可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就要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吗?
当然不是。
最好的改变就是学会投资,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没有人能夺走你自己学到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投资潜力。而你学到的东西,会让你在任何位置,任何领域都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