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得不说,故宫淘宝为此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面料和配件都是专门定制的。光凭这一点,价格始终虚高的汉服商业的确没啥理由诟病故宫淘宝价格虚高。
而为了融入汉服圈层审美,故宫淘宝也选择了目前汉服圈中最常见也最热销的款式。在摄影和模特的选择上,也用了好几家根正苗红的资深汉服店都用过的某家。
尽管在商业上很努力,最终结果也算比较成功(好几款都卖断下架了),但从博物馆文创的角度来说就有一些尴尬了——大量采用了非故宫馆藏文物作为参考对象,然后用“图案灵感”之类的虚词和故宫强行发生关联。
故宫馆藏里就没有汉装可以作为参考了吗?显然不是!故宫旧藏有大量的戏服又仙又美。
博物馆文创产品与博物馆无关的情况仿佛司空见惯,仿佛就是借着博物馆的这个戏台子唱属于自己的流行歌曲,只要吸引来的客人够多、叫好声够大,便是完成了这项任务。
故宫作为国内博物馆中的顶流,而故宫淘宝又是最早在网络渠道中试水文创生意的,本号在讨论博物馆文创的时候经常会提到它。在我眼里,这家店比起是故宫的文创店,更像是清宫剧的周边店,诸多设计的形象来源与当时的热播清宫剧如出一辙。
于是,这些清宫剧里被吐槽的服化道错误,也被这家故宫文创店全盘接收。本来应该通过对知识产权开发运用以产生附加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变得既不“文化”也不“创意”,要说有什么,恐怕也只剩下了利益。
我国影视剧周边产业严重滞后,影视剧热度产生的消费欲望不能满足,很多博物馆文创产业,不单单只有故宫淘宝,其实吃掉的红利是影视剧创造的,而非博物馆本身。
本来购买文创的心理应该是,谁更有意思,谁更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把钱包掏空;但如今的现状却变成了,谁的错误更少,谁更没有抄袭问题,谁跟文物的关联更真,实在令人唏嘘……
文创只是博物馆问题的冰山一角,甚至很多人都不会觉得这是博物馆的问题,感觉这就是把授权往外一突就没什么关系的事儿。可光授权就够闹腾的了,比如故宫的授权从各个部门往外发,遍地都是,而且各个都是李逵,开个加盟店也比这个管理规范些、形象统一吧!
在一些问题上,那就更粗放了!
每年518的国际博物馆日都是有主题的,并且还会有一张主题海报。去年的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Museums as Cultural Hubs:the Future of Tradition)”,前年的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2017年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难以言说的历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你会发现,原来5月18日这天不仅仅是各家博物馆努力营业、搞搞活动,而是需要去思考问题的。
而今年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你会发现,近几年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博物馆在社会发展方面的话语价值。
公众对社会变革日益增长的期望,催生了一场围绕博物馆服务社会利益的潜力的对话。这场对话通过展览、会议、演出、教育项目及倡议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博物馆在克服某些有意或无意的权利机制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权力机制在博物馆与观众中制造了不平等,反映在种族、性别、性倾向、社会经济背景、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政治派别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是不是觉得立意好高好高啊,跟眼前的困境就像不在一个次元里的样子。
偶尔有几年,可以看到有些文博机构会做解读主题的特辑,但依然和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差距很大。最终,我们在博物馆日看到也只有云直播、手工活动、促销打折而已。不是说这些就很low,像直播本身是很好的形式,但对我这种经常逛博物馆的人来说,似乎从来也就没见过几个人愿意认真去对待文物在直播展示中的问题。单反都排不明白的展示环境,直播镜头里也就是看个热闹,更何况大多数博物馆直播都很冷,一点也不热闹。
其实,如果从博物馆与社会使命的角度去看,疫情就是特别好的角度。也就是昨天5月17日,武汉网红窗帘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特展物件被湖北省博物馆收藏,这本身就说明了博物馆并非冷冰冰的遥远的符号,而是记录当下的时间胶囊。
博物馆在很多普通人眼里是有神化的一面,“馆藏级”就是我每次看到有人拿来贴金就想翻白眼的三个字,自持在博物馆工作就满嘴跑火车甚至私下利益输送的。
那个窗帘的主人看到网友留言说应该送博物馆,他还担心这个不够级别。因为大家对于博物馆里放的东西的认知还是“宝贝”,去博物馆听到频率最高的对话也依然是“值多少钱”。但若按照《博物馆条例》说的“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不仅说明了博物馆的身份,也说明了馆藏品的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金钱。
2个月前,也就是3月18日,国家文物局就发了一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征集和保存工作的通知》:
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这次防控疫情的战斗中,各级党委政府、人民解放军、各行业工作者尤其是广大医护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冲锋在前、坚守岗位,不畏艰险、忘我奉献,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为加强当代物证保存,为明天记录今天……
“为明天记录今天”,其实就是1996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收集今天 为了明天(Collecting today for tomorrow)”。
主题当然不是说1996年聊过的,2020年就聊不动了。每一个主题都是值得深思,每年拿出一个主题来让我们把关注点集中在某一处。由于博物馆日的主题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确定的,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博物馆学与世界的差距,毕竟有第一个博物馆日的1977年我国好多博物馆都还没有诞生呢。
差距不是我们避讳问题的理由。很烦那些觉得有差距就可以心安理得躺平的想法,这都还没谈怎么解决呢,只是把问题展示出来就诸多抗拒的话,这辈子都搞不定了。
更何况,也就是只有今天聊这些也不突兀了,就像只有315去维权才效果明显一样。所以,能说一句就一句吧,听不听的也不在我。时代是历史的路人,博物馆自己也是时代的一部分,得失功过终将被后来的博物馆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