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服装品牌H&M宣布抵制中国新疆棉花的消息被人爆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引发广泛讨论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服装行业的思考。
事件回顾
2020年10月,H&M集团在其官网上发布《H&M集团关于新疆尽职调查的声明》。声明中称,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声明表示,H&M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大家按图索骥发现,和H&M持相同立场的还有优衣库、耐克、阿迪等一众国外企业。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的会员。
那么,BCI在这场闹剧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BCI全名为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本意是监督棉花生产环节对环境和劳工的影响。作为棉花产业的非政府组织,BCI没有技术与产能,但因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便可以通过认证、打分评审的方式,对棉花产业的工业体系产生巨大影响。这类组织也被称作“产业NGO”。到2017年,BCI已经有85个合作品牌和1,039个合作工厂,能够给全球130万棉农生产的330万吨棉花发布认证,旗下知名品牌众多。
有趣的是,同样是在今年3月,一个名叫“BCI良好棉花”、认证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新疆问题的重要申明》的文章。文中明确指出,在新疆“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而各服装品牌公司在明知调查不符合事实的情况下依然提出制裁,可见其别有用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如何,随着众多国际知名鞋服品牌爆出抵制新疆棉花,这些公司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抵制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目前中国服装市场的情况如何呢?
中国服装行业市场综述:国潮品牌成为新的发展点
服装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在我国宏观产业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10.33亿元,占当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78万亿元的1.51%。近年来我国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服装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规模增速不断下降。得益于年轻消费群体购买力的增长以及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等因素,中国国潮服装行业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国潮服装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09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0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2%。在电子商务应用持续加深、营销渠道进一步下沉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国潮品牌行业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