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天下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图片报道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从50年代的中山装、60年代的红蓝球衣,到70年代的军工装、80年代的西服,再到90年代流行的大喇叭裤、蝙蝠衫、吊带裙等,服装的变化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资料图: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流行的服饰

  服装消费支出大幅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面貌稳步改观,生活质量全面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居民消费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余,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服装消费总量大幅增加。2018年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8250元,其中衣着消费2113元,较1979年的41元增长了50.5倍,年均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3164元,其中衣着消费830元,较1980年的12元增长了68.2倍,年均增长11.8%。


  服装消费观念不断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贵阳物质生活极为匮乏,人们在先解决温饱的前提下,无力满足多样化的穿衣需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了老二穿”的现象普遍存在。那时候一衣多季,每人每年一丈五尺七寸的布票,衣料主要采用棉布,毛织品是贵重品,化纤品是稀罕品,“票证经济”下形成了款式老套、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水平、服装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朴素单一的着装风格被打破,服装消费观念从“保暖避寒”向“美观舒适”转变,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从“做衣”向“购衣”转变,城乡居民的服装消费观念和衣着习惯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服装制作工艺优化升级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是将服装设计变为服装成品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服装制作基本靠手工剪裁缝制,“裁缝”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职业。改革开放以后,贵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服装制作工艺不断优化升级。服装材质种类从以前单一的化纤织物,到现在的高科技纺织面料、微生化复合型材料等多种服装面料的创新;服装制作工艺从以前单纯的手工缝制,到现在的“比例裁剪”、“立体裁剪法”等多种缝制技术的发展;服装技术水平从以前的手摇式缝纫机,到现在的自动切线机、数控绣花机等多项专项功能机器的运用。服装生产在面料选择、裁剪工艺、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服装消费穿得“更时尚”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人们的服装式样老套、色彩单一,衣着功能以保暖避寒为主。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服装消费开始追求美观、新颖、舒适,年轻人更是想要彰显个性和品位,人们穿得“更时尚”。男士们穿上了西装、夹克、T恤,女士们穿上了西裙、牛仔服、喇叭裤。现今,各种季节服饰的面料越来越多,衣着的功能划分越来越细,服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衣服的款式和式样越来越新,服装消费更加注重款式、质地和色彩的搭配,更加追求时尚、个性和舒适的统一。



资料图:如今服装店里琳琅满目的各种服饰

  网购打破传统消费模式


  当前,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购的兴起打破了居民传统的衣着消费模式,提供了更方便快捷、选择性更广、品类更丰富的购物环境,衣着消费不仅跨省,甚至跨境,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服装消费需求得到满足。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网购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接受,成为人们服装消费的“新常态”。


举报 收藏